我從小讀書的時候,社會科的吸收力就特別好,和老師們的關係也都不錯,常常自願擔任班上的公民小老師。
因為當初拍攝了 #龜山故事系列,老師們拿來當鄉土教材之後,希望能更了解我對龜山的想法,所以邀請我至壽山高中擔任「社會科教師研習」的講者,「公民小老師」因為這樣的契機重返校園,我是比在議會質詢時還緊張。
演講開始前,我先對黃浩明老師致敬,他過去在壽高的前身-壽山國中教書,更特別的是,他是香港人,卻有著不輸在地人的熱情,深入研究龜山這塊他落腳的土地,他在民國86年編纂的《龜山鄉志》,是我拍攝影片時最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。
很多人都說,龜山是移民城市,冷漠是移民城市的必然,但黃浩明老師的努力,完全打臉這樣的說法,只要 #有認識就一定有認同。移民城市,反而因為來來去去的人,而有更多元、更有趣的故事可以流傳,一切都是有沒有心而已!
演講的內容,談龜山從農業移墾到工業發展,成為一個「討生活」的地方、以及這塊土地面臨的各種挑戰。在這裏要詳細寫出來就真的太長了,倒是推薦大家可以看龜山故事空拍影片入門一下,哈哈。
我也把認識的一些好夥伴,包含好楓戶農家、曹家洋樓、在地文史工作者、憲光二村、眷村故事館等等,介紹給壽高的老師,希望大家都變成「龜山學」的種子,一起找到屬於龜山的城市光榮感!
最後,一定要說一下,壽高把教學重點放社會領域,真是太棒了,社會科學的教育關乎公民素質的養成,在民主社會,公民素養會直接影響國家政治經濟發展。在這部分,如果在教學上有任何需要,我都會全力配合!
還有,壽高的slogan是「在地關懷、國際視野」我們真的沒有套好招,哈哈哈!